|
一、工程概况
工程总占地面积为91.7万m2,分四期建设。由生活区、进场区、填埋区、渗滤液调节池、地表水沉淀池、污水处理厂、填埋气发电厂及其他配套设施组成,填埋区总容量约2000万m3,工程总投资约6.83亿元,其中征地费用约为1.5亿元。该工程分四期建设,于2000年11月动工兴建,分别于2002年8月、2003年7月、2004年9月、2006年6月分阶段投入使用。 填埋区为土方构建,上层铺设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膜)。生活区与办公区建筑物为框架结构。 设计日处理垃圾2000t、设计使用年限为22年。工艺流程主要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区地表水环境的截洪及清污分流、渗滤液处理与回用、填埋气的导排及回收利用、封场处理等组成,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防渗系统、渗滤液处理、沼气的资源利用以及填埋区的分区建设规划等。 该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施工营运最规范的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场所,每天处理的生活垃圾超过6500t,为提高城市的卫生质量和环境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投资环境。2004年,该工程被列为国家环境保护“十五”重点工程项目。 二、新技术应用与科技创新 (1)工程采用防渗新材料——三布两膜双衬层HDPE膜防渗系统。该防渗系统为国内高标准、高安全性的防渗系统,最大限度保护地下水免受污染。采用HDPE膜双衬层(高密度聚乙烯膜衬层)、双排水组合成的基础和边坡防渗系统,既满足卫生填埋场的防渗要求,又能增加填埋场的容积,这种防渗系统比采用传统的黏土防渗层可以使填埋场容积增加10%以上。 (2)该填埋场最大限度进行分期规划建设,从建设到运营管理建立完善的雨污分流体系,提高了建设资金使用效率,减少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为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也为国内填埋场分期建设和雨污分流树立了典范。 (3)采用填埋气收集、处理、利用新方式——气量计算模型引导下的沼气收集、处理、发电系统。该填埋场设置了填埋气体收集利用系统,并能够及时对填埋气体进行收集利用,填埋场产生的沼气收集率达到70%,可安装12台1000千瓦发电机组发电,沼气发电供场内自用,多余电量输上城市电网(目前发电量40000~48000kWh/日),一方面可实现能源利用,另一方面可减少填埋气体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目前已安装2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2MW。 (4)采用渗滤液处理新工艺——生物处理(UASB+SBR)及反渗透(CMF+RO)工艺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渗滤液处理系统采用了上流式厌氧处理(UASB)、回流序批式好氧处理(SBR)、微滤(CMF)和反渗透(RO)等四道工艺,经该工艺处理后的水质远远优于《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规定的排放标准,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出水在场内回收利用,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节约自来水及地下水。 (5)工程在施工中采用了土方矩阵空间构筑法开挖新技术、斜边坡压实修护施工新技术、填石过程中防渗膜保护新技术、防渗膜的裁膜、铺膜及焊接新工艺、对焊缝全面检测的新措施等技术,取得了创新和突破。 三、工程获奖
2005年广东省第十二次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四、获奖单位
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