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程概况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它是我国民航机场建设史上第一个按照中枢机场理念设计、建设,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期建设两条高标准跑道的大型现代化机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分两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总平面规划为三大区域:航站区、飞行区和工作区。一期工程总投资196亿元,其中机场工程148亿元,南航基地工程35.53亿元,航管工程5.26亿元和供油工程6.99亿元。它是我国民航史上一次性投资最大的机场工程。 一期工程设计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50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18.6万架次,典型高峰小时飞机起降90~100架次、旅客吞吐量9300人的要求。新机场终端规划5条跑道,终端年旅客吞吐量可达800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250万吨。 本工程于2004年6月30日通过了国家竣工验收委员会的整体验收。工程总体质量优良。2004年8月5日新机场正式启用。2004年12月23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大关。2004年全年更达到了创记录的2032万人次,同比增长35.36%,成为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 二、新技术应用与科技创新 1、设计创新 (1)航站楼基础设计充分考虑了亚热带覆盖型岩溶地区极为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分别采用了嵌岩端承桩、嵌岩桩-筏板基础和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础形式。 (2)航站楼混凝土结构全部采用了后张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楼盖采用单向板结构。 (3)航站楼工艺流程设计:实现了国内与国际旅客分开,到港与出港旅客分开的目标,旅客能够在任意柜台办理任意航班的登机手续。 (4)航站楼主楼屋盖系统采用曲面钢结构桁架体系,主体结构采用长跨倒三角形立体钢桁架,桁架跨度76.9m。屋面采用压型钢板,是目前跨度最大的屋面压型钢板。 (5)航站楼外围护结构主要为点式玻璃幕墙,少部分为有框玻璃幕墙及金属板幕墙,幕墙总面积约14万㎡,属迄今为止世界上单体工程面积最大的预应力自平衡索结构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 (6)塔台高112m,是全国民用机场最高的管制塔台,为中国之最,亚洲第二。 2、施工技术创新 (1)航站楼基础工程成功实施了冲孔灌注桩施工,为华南地区岩溶地层的桩基施工和石灰岩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飞行区土(溶)洞及淤泥质土处理工程技术:在目前尚没有现成的规程、规范,也没有一套完整适宜的施工程式可参照的情况下,根据现场实际,通过实验确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 (3)飞行区工程采用了国际先进的“蓝派”冲击碾压技术,对部分地基进行压实效果检测性增强补压施工。 (4)水泥碎石基层机械化施工工艺技术:在飞行区大面积施工中首次采取集中拌和、机械化摊铺大面积作业方式,开创了全国机场施工的先河。 (5)混凝土道面一次摊铺、一次振捣施工工艺技术:道面混凝土施工使用自行排式振捣机代替沿用多年的小平板振捣器,使振捣工艺上了一个新台阶。 (6)航站楼钢结构施工采用“巨型桁架双胎架等标高曲线滑移安装工艺”,其整体施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曲线滑移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7)航站楼玻璃幕墙采用当今世界上最新颖的拉索结构点驳接式玻璃幕墙,大面积使用自平衡索桁架作为玻璃幕墙的支承结构在我国还是首次,其施工经验对我国制订玻璃幕墙建筑行业标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8)桩筏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采取了温控防裂措施,即:选择中热水泥;掺高效缓凝减水剂;掺高粉煤灰;通水人工冷却;掺膨胀剂补偿收缩等。很好地满足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要求。 (9)为保证工程质量,采取了:掺高效缓凝减水剂、粉煤灰、杜拉纤维、微膨胀剂等方法,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10)航站楼主梁采用了有粘结力预应力钢筋张拉技术,次梁和楼板采用无粘结力预应力钢筋张拉技术。 (11)航站楼主楼中间采光带部分和连接楼的老虎窗及雨棚采用了PTFE新型张拉膜天窗采光屋面(雨棚)材料。 (12)现场一次压制成型铝合金金属屋面板安装工艺。 三、获奖单位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有限公司 中国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深圳市三鑫特种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中南航空港建设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