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

【打印本页】

发布日期:2014-11-18




一、工程概况
    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总建筑面积为19.19万㎡,南北长319.60m,东西宽194.80m,建筑高度为42.5m。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在其保留原有革命、历史博物馆北、西、南三面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新馆建筑面积156,448㎡,新老建筑水平间隔仅0.7m,在保护和传承已有建筑的基础上,较大规模地增加了新建建筑,实现了新老馆建筑的和谐统一。
    新馆建筑室内设计非常新颖,空间变化多、楼层错层多而复杂。其2500㎡的“白玉厅”设于1.4万㎡的“入口大厅”之上(大厅由北向南约250m长);在“中央大厅”与其顶部的高大展厅构成双层高大建筑空间。在总建筑高度受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了桁架结构的空间特点,巧妙地将藻井、机房、专业管道等全部布置在桁架结构内。最大程度地利用了桁架结构空间,实现了结构方案与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
    新馆地下2层,建筑面积76,769㎡。用于文物库房、展厅、学术报告厅、数码影院及停车场等,地上5层,建筑面积79,679㎡,首层设有入口大厅、中央大厅、贵宾厅;二、三、四层为展厅,五层为多功能厅及餐厅。
    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桩筏基础,楼层及屋顶大跨部分采用钢桁架结构,平面上结合电梯间、机房等比较均匀地布置若干组钢筋混凝土筒体,与框架梁柱一起构成结构抗侧力体系,形成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其竖向支撑结构采用了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和型钢混凝土柱。屋面板采用钢筋桁架楼板体系。抗震设防烈度8度,耐火等级一级,工程防水等级1级,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工程于2007年7月13日开工建设,2011年1月27日竣工,总投资25亿元。

二、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
    1. 大跨度楼屋盖钢桁架与建筑形式的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在总建筑高度受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了桁架结构的空间特点,巧妙地将藻井、专业管道等全部布置在桁架结构内,合理解决了机房、冷却塔的布置难题。
    2. 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首次实践应用:采用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创新结构,并通过理论和试验研究提出其承载力计算方法,成功解决了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设计和施工技术问题。
    3. 首次进行大跨钢桁架—钢筋桁架楼板体系的楼盖舒适度研究,填补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一项空白。
    4. 深基坑支护综合施工技术:采用护坡桩间加旋喷桩的支护方法,适当的提高锚杆的预应力锁定值,并对老馆进行合理保护。
    5. 高大空间双层钢桁架施工安装技术: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综合集成的复杂钢桁架结构安装技术路线,综合运用了钢结构的整体提升多点对位、双层钢桁架叠拼逆装、冰刀法正反向滑移等多种安装技术,均为首次应用并获得成功。

三、获奖情况
    1. “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钢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获201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 2011年度中国建筑学会第七届全国优秀建筑结构设计一等奖;
    3. 2012年度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第十六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4. 2012~2013年度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5. 2011年度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工程勘察”一等奖;
    6. 2009年度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北京市建筑(结构)长城杯金质奖;
    7. 2011年度北京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北京市建筑(竣工)长城杯金质奖。

 

版权所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 邮编:100835

Email:Master@cces.net.cn

京ICP备05023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