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段工程(S1线一期)

【打印本页】

来源:基金奖励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8-02-28



一、工程概况

作为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重要工程项目的“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南京南站至禄口机场段工程(S1线一期)”,采用6B编组,设计最高时速为100km的机场专线。线路全长35.8km,其中高架段长16.9km、过渡段长0.7km、地下段长18.2km,高架区间上部结构采用预制及现浇混凝土U型梁,地下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共设置车站8座,其中高架车站3座、地下车站5座,换乘车站5座,另设车辆段1座、控制中心1座、主变电站2座和8个中间风井。

工程于2011年12月27日开工建设,2014年6月12日竣工,总投资136亿元。

二、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

1.创新采用模块化、集约化设计理念,通过对隧道稳定系统、刀盘系统、注浆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核心系统的集中攻关,成功研制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盾构掘进机,研发形成了隧道变形、抗浮、防水以及盾构姿态控制成套技术体系,开创了盾构法隧道在负覆土条件下地面直接始发掘进的先河,拓展了盾构法隧道的应用范围。

2.针对全断面岩层和复合地层的复杂地质特点,国内首次提出了“平衡+敞开”双模式转换盾构设计理念,集成研制了基于地层适应性为核心的刀盘刀具、主驱动与推进、排土与出渣等关键系统组成的复合盾构机,成功实现了地铁隧道连续150m近距离穿越6条高铁线路,变形控制在1mm以内。

3.首创研发了“隧道结构沉降变形自动群测系统”,实现了被测点密度高、被测范围大的隧道结构沉降变形在线连续监测,有效地降低了测量成本、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度。

4.国内首创运用了“基于BIM技术的机电设备维护系统及节能监管系统”,实现了机电设备的实时数据管理及3D双向查询功能和可视化的能耗监控及优化;深化集成了具有更高调度自动化、集成互联度更优的综合监控系统,提高了地铁的运营维护效率;首次引入了吸气式感烟探测器和感温光纤探测技术,保证了系统在火灾发生初期及时发现火情,提高了地铁的运营安全。

5.国内首创地铁车站与国际机场航站楼一体化设计与施工,实现了地铁站与航站楼零换乘,创造了国内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开通运营的先例。

6.本项目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技术”、“既有盾构适应性改制技术”和“建养一体化的地铁隧道和设备安装维护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共形成专利21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5项、省部级工法1项、论文41篇、专著2部。

三、获奖情况

1.“地面出入式盾构法隧道新技术与工程示范”获得201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敏感环境下复合地层盾构隧道工程综合技术与应用”获得2016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3.2015年度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市政公用工程一等奖;

4.2015年度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广东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5.2015年度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优质工程奖“扬子杯”;

6.2015年度上海市市政公路行业协会上海市市政工程金奖。


 

版权所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 邮编:100835

Email:Master@cces.net.cn

京ICP备150565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