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二号线工程

【打印本页】

来源:基金奖励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0-09-18

一、工程概况

成都地铁2号线始于犀浦站,止于龙泉东站,是贯穿城市核心区和西北至东南区域的骨干线路,串联了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府广场)、最大商业中心(春熙路)、大型高铁客运枢纽站(成都东客站)、市郊铁路区域枢纽(犀浦站)等,其在线网中重要的城市及交通功能是其他线路无法取代和比拟的。线路全长42.266km,设车站32座(其中地下站27座、半地下站1座、高架站4座),主变电所2座,车辆段、停车场各1座。

2号线沿线周边环境复杂、交通繁忙、建(构)筑物密集,线路需多次近距离穿越城市建筑群、铁路、市政隧道、河流、高压铁塔群等,工程实施中重大风险源众多。所穿越地层主要为具有散粒性、高富水性、强透水性、高磨耗性的砂卵石和具有膨胀性的黏土及泥岩,均被视为盾构施工的“禁区”,属世界性难题。

工程于2007年12月开工,分三期建设,2014年10月全线通车运营,总投资193.23亿元。

二、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

1创新采用了新型换乘设计理念  通过在高富水砂卵石地层实施小净距交叉重叠盾构隧道的换边技术,创新实现犀浦站地铁与国铁安检互信和“0”距离同向同台平行换乘,两者之间的换乘时间由过去至少15min减少至1min以内。中医大省医院站创新采用“≠”型三线换乘设计型式,实现了同台、无缝、多点的便捷换乘,大幅减小车站规模、投资及对城市道路的影响。

2研发了高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建设关键技术  通过对刀盘、刀具耐磨性及布置、螺旋输送机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成功解决了高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速度慢、滞后沉降严重等世界性难题,月掘进速度由60~120m提高到300m以上,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开创了国际先例。通过对膨胀岩土与地下结构相互作用机理、接触压力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成功解决了膨胀岩土地区盾构设计及施工建造难题。

3地铁施工采用了远程实时监控系统  通过对成都高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滞后沉降、地层破坏机理等的分析研究,在全国率先研发了地铁盾构施工远程实时监控系统,通过对盾构姿态、掘进速度、土压力、注浆量等关键掘进参数数据的实时同步传输,实现了远程控制、调整及自动预警,确保了施工安全。

4提出资源共享设计理念,研发并应用“四新”技术  通过对地铁车站先桥后站、桥站隧合一、盾构隧道端头大管棚加固、盾构端头围护结构采用玻璃纤维筋、大跨度矩形矿山法零距离下穿市政隧道、环控系统冰蓄冷技术、接触网和环网电缆在高架线路中间敷设、线网车辆检修资源共享等新型建造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实现了地铁资源共享、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目标及理念。

三、获奖情况

1“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施工安全控制与高效掘进技术”获得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成都地铁盾构隧道工程建设关键技术”获得201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适应成都地质条件的盾构刀具及耐磨材料开发研究”获得2012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42013年度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程勘察设计“四优”一等奖;

52014年度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

62015年度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市政公用工程二等奖、智能化建筑二等奖;

72015年度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广东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广东省建筑智能化专项二等奖;

82018年度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四川土木工程李冰奖;

92011年度、2012年度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成都市优质结构工 程奖。

 

 

版权所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 邮编:100835

Email:Master@cces.net.cn

京ICP备150565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