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九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工作报告

【打印本页】

发布日期:2010-03-06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200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努力扎实的工作。在中国科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铁道部、交通运输部的领导下,在各专业分会、地方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和广大会员的支持参与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以增强土木工程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学术交流活动,切实发挥了学会在增强土木工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中的独特作用,在学术交流、国际交往、表彰奖励、举荐人才、出版发行、组织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学术交流
    一年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及所属专业分会、专业委员会共举办学术会议50余次,参会人数达8000余人次,出版论文集20余种,提交论文2000余篇。为打造学会品牌会议、树立学术权威、引领行业发展,重点抓了以下学术交流活动:
    (一)围绕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和推广轨道交通技术召开系列学术交流会议
    在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方面:2009年2月,学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推广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2009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 、学会理事长谭庆琏、北京市副市长黄卫、中国工程院周干峙、施仲衡、钱七虎院士等到会并讲话。该论坛已成功召开三届,已成为行业中最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
    2009年10月,在无锡召开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会刊《城市公共交通》创办二十周年、公共汽车与出租汽车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庆祝表彰会”,会议回顾和总结了《城市公共交通》创刊二十周年以及公共汽车出租汽车专业委员会创建三十周年工作,交流了公交行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展了表彰公交科技进步方面的企业优秀带头人等一系列活动。
    (二)围绕工程防灾与质量安全召开学术会议

    为预防和降低当前我国新一轮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工程风险与安全事故,2009年9月,我会联合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在重庆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学术交流会”,邀请了该领域相关的工程院院士和知名学者作报告,交流了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来自全国土木工程界知名专家学者及科技工作者约130余人参加了会议。共有30余篇论文被录入《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三)举办“土木工程院士专家系列讲座”
    学会与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联合,举办了4期“土木工程院士、专家系列讲座”。
    1、2009年5月,结合院士、专家系列讲座活动,学会在“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学术论坛”会议上邀请包括6位院士、15位长江学者在内的21位专家做了报告。
    2、9月25日,邀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副总工程师王亚勇研究员主讲了“汶川地震后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订情况介绍”,参会代表260多人。
    3、12月4日,邀请清华大学李广信教授主讲了“岩土工程事故分析”,参会代表约200余人。
     4、12月24日,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江亿教授主讲了“我国建筑节能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参会代表约100余人。
     (四)举办2009中国上海国际建筑科技大会
    2009年10月,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同济大学和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共同主办了“2009中国上海国际建筑科技大会”。这是继2006西安国际建筑科技大会之后的又一次科技会议,主题为“大型公共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理论与实践”。谭庆琏理事长、中国工程院潘云鹤常务副院长、同济大学裴刚校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印度等国的土木建筑工程科研人员300余人参加了大会。国际空间结构协会IASS前主席Mamoru Kawaguchi、IASS副主席Narendra K Srivastav、美国William F.Baker教授、何镜堂院士等二十余位专家做特邀报告,会议出版了英文版论文集,共收录论文170多篇。
    2009年召开的学术会议还有: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第14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第八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大会,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研讨会,第十三届建设行业企业信息化发展论坛、第二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管桩技术交流会,第十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交流会议,城市防洪学术年会,城市燃气分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大会、城市燃气技术论坛,2009盾构施工新技术研讨会,黄文熙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度浙江大学曾国熙讲座,中国“西部特殊土与工程”学术会议,住宅产业化与施工创新技术研讨会,上海世博工程施工创新技术研讨会,港口工程分会第六届换届暨七届一次学术交流会,第六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全国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标准化新进展学术交流会,2009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获奖项目技术交流会,以及第二届工程质量学术会议等等。

    课题研究
    1、在2006年~2009年期间,学会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研究任务,并承担了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方面的重点研究课题。目前课题已基本完成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正在准备课题验收。
    2、承担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奥运工程建设管理与技术创新总结分析研究”课题于2009年初通过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的验收。以该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我会和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专家撰写了《奥运工程建设创新技术指南》一书于6月正式出版。
    3、承担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加强工程技术基础性研究的报告”的研究课题,于2009年4月通过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的验收。以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学会编写的《土木工程技术理论发展报告》一书已于2010年3月出版。
    4、承担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项课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抗震设防研究》,《“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相关问题研究》正在进行中。
    5、承担的两项国家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规范》编制任务,现已分别完成送审稿和征求意见稿。
    6、组织专家编写完成了中国科协《土木工程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09)》。
    7、此外,承担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研项目《基坑支护结构数字化集成优化动态设计系统》、《软土原位测试与软土处理新技术研究》、《软土地区桩基础新技术研究》、《基坑工程支护新技术研究》、《复杂城市环境条件下岩土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与控制技术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8、学会咨询工作委员会承担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技术政策框架体系研究》课题,于2009年8月正式通过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的验收。
    9、市政工程分会承担的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建设交通行业“十二五”规划专题研究地下空间规划研究》课题已完成。

    对外交流
    (一)举办国际会议
    1、在上海成功召开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2009年“当代大桥”研讨会。
     2009年5月11~12日,由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中国团组主办,同济大学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承办的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2009年“当代大桥”研讨会在上海召开,谭庆琏理事长亲自到会祝贺并发表了讲话。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230多位代表注册参加了会议,其中国外代表110余位。会议期间,为获得2008年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杰出结构大奖的上海卢浦大桥举行了揭牌仪式,谭庆琏理事长、上海市政府副市长等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会议还组织了技术考察参观活动。
    2. 在上海召开“第四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 
    10月28~2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和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吸引了来自世界13个国家和地区的520位代表,来自9个国家的46篇高质量学术报告在会上发表。谭庆琏同志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3、在深圳召开“第十二届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年会(ACUUS2009)”
    2009年11月18~19日,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深圳市政府、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等单位在深圳共同举办了“第十二届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年会(ACUUS2009)”。
    4、在上海举办“2009中国上海国际建筑科技大会”。
    5、在北京举办“2009中国(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
    6、在上海同济大学举办“首届中日隧道安全与风险国际研讨会”。
    由工程风险与保险分会联合日本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分会召开首届中日隧道安全与风险国际研讨会,会议代表60余人,并形成系列会议,决定2010年8月在日本召开第二届会议。
    (二)签订协议
    1.与日本土木工程学会签订抗震减灾技术交流合作备忘录
    为加强中日防震减灾技术交流与合作,推进两国抗震防灾技术水平的提高,2009年5月12日,我会与日本土木工程学会签订了中日防震减灾技术交流合作备忘录,就汶川震后重建以及防震减灾等方面进行学术交流合作事宜达成了共识,谭庆琏理事长和日本土木工程学会前会长、早稻田大学滨田政则教授(2009年8月起任日本地震学会会长)分别代表两学会在备忘录上签字。
    2.与加拿大、香港签订2010废弃物处理与工程国际会议合作协议
    2009年6月24日,学会与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香港工程师学会在北京签订了中国、加拿大、香港地区2010废弃物处理与工程国际会议合作协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张雁、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香港分会张慕圣会长、香港工程师学会朱沛坤副会长、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陈世鸣书记、肖建庄教授等参加了签约仪式。
    3.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与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岩土分会签订合作协议
    2009年3月10日~19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代表团对美国进行了学术访问和交流。访美期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与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岩土工程分会签订了合作协议。陈祖煜理事长、张建民副理事长、郑刚教授、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岩土工程分会主席Jean-Louis Briaud、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Richard D. Woods和Carol W. Bowers代表中美双方在合作协议上签字。这一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世界上目前岩土工程师最多的两个国家的高层次交流已经步入正轨,并为双方深入开展在岩土工程各个领域的交流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
    4、学会城市燃气分会与英国燃气专业学会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
    2009年2月26日,学会城市燃气分会与英国燃气专业学会就双方组织学术性社会活动以及在城镇燃气行业规范及技术标准方面进行技术交流、互通信息、专业刊物交流等方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两会将专注于两国燃气行业状况及相关活动,致力于处理与两国燃气基础设施及燃气应用相关的事宜,并为行业提供技术指导。
    (三)出访工作
    1、组团赴匈牙利参加2009世界隧道大会
    2009年5月23~28日,学会秘书长张雁、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郭陕云理事长率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代表团共55人赴匈牙利参加了在布达佩斯召开的2009世界隧道大会。大会以“为了保护城市和环境的隧道工程的安全”为主题,代表来自40个国家,共1100余人。会议共发表论文335篇,其中我国代表团大会交流4篇,海报交流1篇,发表论文9篇。
    2、组团参加第十七届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会议
    2009年10月5~9日,第十七届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会议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市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1050位代表参加本次大会。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陈祖煜院士,秘书长张建民教授率中国代表团共70人出席会议,参会代表人数在参加本次大会的国家中名列第二,也是历届中国参会代表最多的一次,并向会议选送了11篇论文。会上,陈祖煜院士正式当选为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副主席;土力学分会常务理事王卫东代表中国做了关于深基坑与地基处理专题的综述报告。
    3、组团参加中美地基处理联合讨论会
    由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长陈祖煜院士任团长的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代表团于2009年3月14日在奥兰多参加了由中美双方联合举办的中美地基处理联合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双方代表达到了60余人,其中约半数为中方代表,大会期间共27人做了发言,其中中方发言代表14人。
    4、第24届世界燃气大会及国际煤气联盟理事会议
    2009年10月5~9日学会以国家会员身份派出代表团一行六人参加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的2009年第24届世界燃气大会及国际煤气联盟理事会议。本次理事会议共有近50个国家和相关组织约120名代表参加。
    5、成功举办“2009中国青年土木工程师夏令营”
    本次夏令营于 2009年9月2~6日在香港成功举办,共有内地青年工程师一行 45人, 在香港进行了为期5天的交流参观活动,营员均来自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夏令营共举办了三场学术研讨交流会。在港期间营员们还参观了港铁九龙站综合发展项目、环球贸易广场建筑项目、将军澳新市镇发展、昂坪360缆车控制室、昂坪污水处理厂及青马大桥控制室等工程,并对香港科技大学进行了参观访问。
    6、参加科协组团赴台交流
    2009年3月16-25日,学会秘书长助理张凌同志参加中国科协科技交流考察团赴台湾,就大陆与台湾科技界的交流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和交流。
    (四)外事接待工作
    1、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主席拜访我会
    2009年1月13日下午,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简称ICE)主席Jean Venables女士、总裁Tom Foulkes先生和中国区代表Geoffrey Mills先生拜访我会,受到了谭庆琏理事长的热情接待。
    2、日本土木工程学会JSCE前理事长滨田政则教授拜访我会
2009年3月10日下午,以日本土木工程学会前理事长(2007)、早稻田大学教授滨田政则先生为首的日本专家代表团一行5人拜访我会。
    3、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ISE)主席拜访我会
    2009年3月27日,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ISE)主席Graham W Owens博士携夫人拜访我会,受到学会副理事长袁驷教授、学会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刘西拉教授接待。
    4、奥地利施泰而马克州建筑和土木工程咨询协会会长访问我会
    2009年11月5日上午,奥地利施泰而马克州建筑和土木工程咨询协会会长Fuxjager Gerald先生拜会我会。

    出版发行工作
    1、《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全年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12期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2009年第1期开始,页码112页调整为144页,全年共刊登稿件258篇,比2008年增加了31%。2009年开始每期出刊同时,学会网站同步刊登当期目录、文摘,学会会员可浏览、下载全文。为保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学报编辑部启用了“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2009年,《土木工程学报》被授予“中国科协示范精品科技期刊”称号。2009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指标显示: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的1723种统计源期刊中,《土木工程学报》总被引频次1876次,他引率0.96,在本学科44种期刊中列第4位,在全部1868种期刊中列第159位;影响因子0.755,在本学科44种期刊中列第5位,在全部1868种期刊中列第227位。
    2、多个分会、委员会编辑出版了内容丰富的期刊、简讯等,包括《防护工程》、《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建筑市场与招投标简报》、《煤气与热力》、《城市公共交通》、《公交信息快递》、《公交文摘报》、《预应力技术与工程应用》、《空间结构简讯》、《土木工程师》《住宅信息》、《住宅建设的创新/发展》图文集等。
    3、由学会和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主编的《奥运工程建设创新技术指南》于09年6月正式出版。
    4、组织编写的《土木工程学科发展报告(2008~2009)》于2009年4月正式出版。
    5、由我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组织编辑的《七省市第九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于2009年8月正式出版。
    6、翻译完成《实现2025年土木工程展望行动纲领》。
    继2007年进行《2025年土木工程展望》的翻译出版工作后,今年又组织学会秘书处部分工作人员对《实现2025年土木工程展望行动纲领》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摘译。
    7、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陆续出版“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发展丛书”。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工程示范》、《城市轨道交通综合造价控制》、《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指南》等。
    8、《土木工程名词》修订工作
    继2003年正式出版《土木工程名词》后,2009年学会组织专家对《土木工程名词》(2003)进行增补、修订,计划出版第二版《土木工程名词》,现已组建了第二届土木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
    9、受中国工程院委托,组织完成了《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的詹天佑先生、茅以升先生学术成就撰稿工作。
    10、编辑出版第八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奖工程集锦大型画册。

    推荐及表彰奖励工作
    着力做好詹天佑奖评选表彰工作,并以此为基础,推荐詹天佑奖获奖工程参加国家科技奖励以及国际奖项的评选工作。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是1999年设立,以表彰奖励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为宗旨的奖项,在科技部、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铁道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的积极支持下,已经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奖项。
    2008年,我会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为首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资格的学会。2009年,我会从詹天佑奖获奖项目中遴选推荐了两项工程,分别参加了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选。同时经科技部批准,组织开展了向“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推荐土木工程专业评审专家的工作,目前我会已经遴选推荐了70余位专家。
    努力做好詹天佑奖系列奖项的管理工作,推进土木工程科技创新。
    作为詹天佑奖的延伸,我会设立了“创新集体奖”、“住宅小区金奖”、“优秀论文奖”、“高校优秀毕业生奖”、“空间结构优秀工程奖”、“欧维姆预应力技术奖”等奖项;受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委托,协助开展“茅以升桥梁大奖”和“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评选工作。这些奖项的评选拓宽了奖项的覆盖面,将奖励范围延伸至土木工程各个领域。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奖项评选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规范评审程序,为发挥科技奖励的导向激励促进作用,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和创新热情,推进土木工程科技创新做出努力。
    1、召开第八届詹天佑奖颁奖大会
    2009年3月26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了“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十周年庆典暨第八届颁奖典礼”。建设部副部长陈大卫,铁道部副部长彭开宙、总工程师何华武,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 中国科协苑郑民书记,北京市副市长陈刚,理事长谭庆琏,副理事长蔡庆华,副理事长胡希捷,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胡晓军,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水利部等相关司局领导,以及262个获奖单位代表和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土木建筑科技工作者逾1000人汇聚一堂,共同祝贺詹天佑奖设立十周年。
    会上向第八届詹天佑奖31项获奖工程和获奖单位代表颁发了詹天佑奖杯、奖牌和证书,会议还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创新集体获奖人员(26项工程)进行了表彰。
    2、开展第九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选,经推荐申报、资格审核、专业预审、评审大会评审、詹天佑奖指导委员会审核、公示等程序,共有30项工程入选第九届詹天佑奖获奖工程。
    3、2009年“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评选工作,有22个项目获得金奖,其中有2个项目被推荐参加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选。
    4、2009年度“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校优秀毕业生奖”评选工作,有31名毕业生获得表彰(其中工程管理专业类8名、土木工程专业类23名)。
    5、支持欧维姆预应力专项基金开展“第三届欧维姆优秀预应力论文奖”评选工作,共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2篇,向获奖作者颁发了证书和奖金;支持开展“第三届欧维姆预应力技术奖”推荐申报工作。
    6、经国家科技部批准,首次组织开展了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推荐申报工作。
    7、协助茅以升基金会组织开展2009年度“茅以升桥梁大奖”和“茅以升桥梁青年奖”的评选工作,于邦彦、郑明珠、周世忠三人获得本届茅以升桥梁大奖,高宗余、王仁贵、徐国平三位同志获得本届茅以升桥梁青年奖;组织完成“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和“茅以升土力学及岩土工程青年奖”评选条例的修订工作。
    8、建立“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库”。2009年共入选400余名专家。
    9、以学会“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库”为基础,共推荐200多位学会专家进入“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库”。
    10、此外,学会还组织开展了两院院士候选人推评工作;向中国科协推荐了“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青年奖)候选人”;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荐了“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专家库成员”。
    11、组织推荐了中国科协“首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其中一人获奖。
    12、推荐申报国际奖项。2009年,我会从詹天佑奖历届获奖项目中遴选推荐参加了多项国际奖项的评选:
    (1)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IABSE)主办的“杰出结构大奖”
经研究讨论,推荐国家游泳馆参加了2009年IABSE的杰出结构大奖的评选,并通过初评。
    (2)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主办的混凝土“杰出结构奖”
经研究讨论,推荐苏通大桥、多哈高层办公楼两个项目参加2009年FIB的杰出混凝土结构大奖的评选,多哈高层办公楼获二等奖,苏通大桥获提名奖。
    (3)美国土木工程协会(ASCE)主办的“Henry L. Michel奖”
经研究讨论,推荐我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理事长陈岱林为2009年ASCE Henry L. Michel奖候选人。
    (4)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办奖项
    向中国科协推荐项目,参加由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办的“优秀工程奖”、“优秀工程教育奖”、“Said Khoury优秀工程建设奖”、“Hassib J.Sabbagh优秀工程建设奖”等奖项的评选。
    (5)2009年我会受邀作为香港工程师学会等九家社团联合举办的2010年度“优质建筑大奖”的支持单位。
    13、推荐学会专家当选国际组织职务
    (1)我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理事长陈祖煜院士当选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副主席,负责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亚洲区的工作,任期为2009-2013年。
    (2)我会桥梁工程分会常务理事长、同济大学葛耀君教授当选国际桥协副主席,任期为2009年~2013年。

    组织建设
    1、召开了第八届八次常务理事会、地方学会工作会议、专业分会秘书长工作会议和《土木工程学报》理事会工作会议。
    2、审核批准了港口工程分会的换届报告;审核批准了《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关于换届准备工作和召开四届六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的报告》;审核批准了隧道分会、土力学分会关于增补理事的报告。
    3、审核批准了燃气分会、公共交通分会负责人的变更报告,报送科协、民政部审核通过并备案。
    4、审核批准了防护工程分会增补、更换常务理事、理事及秘书长的报告。
    5、审核批准了市政工程分会理事长调整的报告。
    6、向科协、民政部申请成立“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工作委员会”“总工程师咨询工作委员会”等,目前“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已正式获得批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工作委员会”、“总工程师咨询工作委员会”正在进行网上预审。
    7、2009年9月,在大连召开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三十周年纪念会暨八届三次理事会年会”,总结分会30年来的成就及发展经验,交流大连公交创立100周年的建设发展情况,探讨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谭庆琏理事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8、2009年 9月10日,燃气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庆典大会在天津召开,会议对30年间对学会工作做出特殊贡献的单位与个人进行了表彰。
    9、参与编报2008科协年鉴、2008中国建筑业年鉴。
    10、本年度共新发展团体会员131个,因欠缴会费退会35个,目前共有团体会员499个;本年度共计新发展个人会员300多人次。
    加强詹天佑基金会运作管理,为奖励活动的持续开展做好铺垫。
    詹天佑系列奖项的评选表彰活动均不收取任何费用,所有经费均由詹天佑基金会赞助支持,基金会是詹天佑系列奖项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詹天佑基金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在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詹天佑专项基金的基础上,于2006年经民政部核准设立。詹天佑基金会自设立以来,一直坚持规范运作,注重发挥理事会、监事会作用,财务管理和资助项目公开透明。2009年学会继续加强基金会的组织建设工作,严格管理、规范运作,努力提升基金会公信力。充实理事队伍:经基金会一届三次理事会议表决,同意增补茅玉麟、魏宏云、罗志恭、许宗仁四位同志为基金会理事。加强监督管理: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发挥理事会、监事会作用,加强财务监管,定期组织开展信息公布。充实基金实力:积极募集资金,在第八届、第九届两届詹天佑奖获奖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募得捐款六百多万元。获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在社团办的大力支持下,经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北京市民政局四家单位联合审批,基金会获得了2008年度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二、2010年工作计划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全国经济工作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式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工作总目标而努力工作,不断推进土木工程自主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土木工程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实现经济工作总体目标的关键是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因为我们是发展中的大国,只有坚定不移地谋发展,国家才能强盛,人民才能幸福。但是发展不仅要看速度和规模,更要看经济结构是否优化,自主创新水平是否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是否连续快速增长,就业规模是否扩大,人民生活是否改善,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社会是否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是否得到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否增强。一句话,我们谋求发展,是好字当头,又好又快的发展。
    如今国家之间的竞争,已更多表现为产业创新的竞争。20世纪以来每一次大规模的全球经济危机都是全球产业创新的历史契机,美、日等国经济的崛起就是抓住了以往经济危机中进行产业创新这一契机。可见只有占据了产业创新的战略制高点,才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
    此次爆发金融危机必将导致各国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大调整,也为我国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历史机遇。关键是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机遇。
    在围绕总体目标努力工作前提下还必须重点抓好以下二项工作:
    (一) 要把提高土木工程产品质量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从振兴重点产业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努力把我国的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提高产品质量是十分重要的课题,而提高土木工程项目的质量则更为重要,因为建筑业是支柱产业,我国又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更要求我们必须把工程项目的质量放在首位,工程的坚固耐久安全是最重要的问题。土木工程项目质量与人戚戚相关,重则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轻则影响到正常生活秩序。而且它是最昂贵的商品,必须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确保每一项工程的质量。宁可建得慢一些也要建得好一些,宁可建得少一些,也要建得好一些,“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必须落到实处。
    质量好、才能做到工程项目的坚固、耐久、安全——这应该是首位最重要的。质量好——才是最大的节约。
    要提高土木工程质量,就应在外部创造良好的创优环境,在内部加强规划、设计、施工各个环节的管理,特别要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推进工程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把质量风险消除在严格的管理中,要加强对工人培训、提高执行规范的自觉性和工人的操作技能。
    (二) 要树立正确的土木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低碳理念,打好节能减排的攻坚
战和持久战,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的效率。
    要在土木工程领域积极倡导正确的项目全寿命周期低碳理念,即从工程材料、产品生产及使用,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工程使用、维养及拆除的全过程提倡节能减排。一方面,要以节能为目标,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土木工程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另一方面,要降低土木工程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废弃物排放,降低土木工程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并以综合节能减排效果最好作为评价指标。 
土木工程领域实现节能减排,必须要加强土木工程的建设技术与基础理论研究,提高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要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使土木工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0年学会的重点工作如下:
    一、学术交流活动
    2010年的学会学术交流活动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
    1、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土木工程安全可靠。“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土木工程界要始终把工程质量与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要树立全新的土木工程质量安全观念,加强工程风险控制管理与保险机制等理论研究。要充分利用学会的专业和行业优势,进一步在工程建设领域引入工程风险的理念,与长安责任保险公司合作,大力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强化建设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技术管理,把工程风险降到最低。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强制性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的“引领”与“约束”作用。
    2、坚持“公交优先”,继续大力推动我国城市大容量快速交通发展。应重点发挥轨道交通与巴士快速交通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骨干作用,以提高交通效率与质量、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减少能源消耗与大气污染、节省出行与换乘时间,从而有效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应充分发挥学会的学术、科技和专家优势,继续积极开展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调动会员单位中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增强城市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能力。
    3、促进节能减排,大力开展“四节一环保”等土木工程低碳技术研发与创新。大力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开展低能耗土木工程建设示范和推广“绿色建筑”工作。发展新型节能节材建筑材料,重点在土木工程建设中推广太阳能、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利用等。大力推动节能材料和建材的生产及应用,促进高强度钢材、水泥等新型建材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4、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成果,促进土木工程行业科技发展。应充分发挥学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大力宣传推广普及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把成熟的创新技术、产品、材料、设备等积极推广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结合市场需求,大力开展各种技术培训活动,使创新技术能够更好更快地被广大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所掌握,更好更快地应用到工程实践中。
    (一)2010年主要学术活动
    学会要按照“学术交流目的要明确、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与规范学术会议的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学会专家资源优势,认真策划会议主题,认真制定学术活动计划,同时还要重视会后的总结和评估,加强对学术会议的全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学术会议质量,切实达到实效。今年要认真组织开好的学术会议有:第十四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年会暨第十六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学术年会、2010年中国北京国际建筑科技大会、土木工程院士专家系列讲座、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分会场会议、第二届工程废弃物资源化与应用研究国际会议、中国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第四届中日岩土工程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工程质量论坛、珠海格力广场居住区推行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强化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的研讨会、海峡两岸工程风险论坛、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年会、中国长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论坛、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工程结构设计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第三届城市燃气论坛暨换届大会、2010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第十五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暨第十一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年会暨混凝土技术交流会、2010年亚运会工程施工创新技术研讨会等70余个。
    (二)课题研究
    要充分发挥学会专家资源优势,积极申报中国科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委的课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具体如下:
    1、完成我会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之课题验收任务。
    2、完成《城市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规范》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规范》两项国标的编制任务。
    3、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项课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抗震设防研究》和《“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相关问题研究》的研究任务。
    4、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
    (三)、国际交流
     2010年学会将重点围绕举办国际会议、加强与国际学术组织交流与合作、增进双边多边友好交往三个方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2010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
    1. 精心组织筹备学会主办的国际会议
    2010年学会将举办的国际会议有:2010中国北京国际建筑科技大会(10月,北京);第二届工程废弃物资源化与应用研究国际会议(中、加、港三个学会及同济大学四家合办,10月,上海);2010中国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11月,北京);2010中国长春国际轨道交通建设与装备技术发展高峰论坛(5月,长春);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8月,洛阳);第四届中日岩土工程学术会议(4月,日本冲绳);2010上海国际岩土工程学术交流会(6月,上海);宏微观岩土力学与岩土技术国际研讨会(10月,上海);海峡两岸工程风险论坛(4月,上海)等。
    2、完成出访交流任务
    2010年的出访交流计划有:赴越南进行土木工程技术双边合作与交流;赴日本进行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系统抗震设防技术研究交流;赴加拿大参加2010世界隧道大会暨36届国际隧道协会年会;赴新加坡参加第三届防护结构设计与分析国际专题讨论会;赴美国参加GeoFlorida 2010;赴卡塔尔参加第25届世界燃气大会及国际煤气联盟理事会议;赴阿尔及利亚参加第16届世界液化天然气大会;赴日本参加第二届中日隧道安全与风险研讨会等。
    3、加强与已加入的八个国际学术组织的沟通与联络,基本掌握国际组织的学术动向和活动,在学术研究、技术推广等相关领域以举办学术会议、培训、讲座等形式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荐我国专家加入国际组织并担任领导职务,努力扩大我国的话语权,不断增加我国在国际土木工程领域的影响。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加入更多的国际组织,发挥学会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4、加强与双边学术组织的联系,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积极主动开展交流活动,争取与现有已签协议学术组织的交流进一步深化,并继续扩展双边联系。

     二、人才举荐及表彰奖励工作
    人才举荐和表彰奖励是发现、培养和宣传土木工程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今年学会仍将坚持以弘扬科技创新精神,推荐、表彰在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中成绩显著的个人与工程项目,尤其注重表彰奖励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新贡献的项目,鼓励设计、施工、科研单位协力为提高我国土木工程科技水平做出贡献。
    1、组织完成第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评选工作,做好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宣传表彰工作。
    2、充分发挥学会“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库”作用,做好人才举荐、推荐工作。
    3、做好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系列奖项的管理工作。
    4、评选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以学会优秀论文评选为基础,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为对象,按科协要求,推选出反映学科学术水平的优秀论文,组织好推荐论文的初评工作。
    5、继续做好国际奖项推荐
    2010年,学会将继续组织推荐的国际奖励项目主要包括:国际桥协设立的桥梁奖和民用建筑奖;国际混凝土协会设立的杰出工程奖;美国土木工程学会设立的有关奖项等。

    三、组织管理工作
    今年学会的组织工作仍然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坚持“三个服务,一个加强”,突出会员的主体地位,提高为会员服务的意识,通过网站建设、增强网站功能、通过简报、学报的改进,加强为会员服务的能力。
    (一)加强自身建设
    1、学会各级组织领导班子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努力把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使学会的工作能够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2、学会秘书处要积极主动与常务理事、理事联系,保证学会与常务理事、理事联络渠道的畅通。常务理事、理事要按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工作职责”规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切实发挥常务理事、理事应有的作用。
     3、认真做好分会换届改选审核批复工作,并及时进行分会的理事、委员登记备案。
    2010年拟换届的分会有城市燃气分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研究分会、水工业分会、计算机应用分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推广委员会。
    (二)加强网站服务功能
    1、加强网站基础建设,完善网站的各项功能。包括个人会员申报查询系统、团体会员申报查询系统、土木工程学报查询系统、詹天佑奖申报系统、学术会议报名系统等。
    2、努力扩大网站的信息量,增强可读性,大幅提高浏览量。设专人负责联系、联络网站信息采集等组织与管理工作。
    3、在学会各级组织中建立信息员制度,为网站提供信息资料。
    (三)认真筹备百年庆典活动
    2012年学会将迎来100周年华诞。为传承历史、凝聚土木工程科技人员、推进土木工程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学会计划启动百年庆典活动,活动方案将提请本次大会讨论。
    各位常务理事、理事、各位代表: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开拓奋进。努力把学会的各项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版权所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 邮编:100835

Email:Master@cces.net.cn

京ICP备150565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