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三期工程(A阶段)

【打印本页】

发布日期:2013-03-16




一、工程概况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三期A阶段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CBD核心区,是一座多功能现代化智能建筑,与国贸一期、二期构成110万㎡的建筑群,为目前全球面积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
工程分为主塔楼、宴会裙楼、商业裙楼三部分。建设占地面积6.21万㎡,总建筑面积29.65万㎡。主塔楼地下3层、地上74层;裙楼地下4层、地上5层。整体地下室为停车场、设备用房、后勤用房。国际精品商场区主要位于商业裙楼地下2至地上4层,宴会裙楼地上1、2层。
主塔楼以330m的高度,成为北京第一高楼。为满足8度抗震设防要求,主塔楼基础采用大直径桩筏基础,底板厚度4.5m;抗侧力体系为筒中筒结构,外筒为型钢混凝土框架筒体,内筒为型钢混凝土框支核心筒体+钢板墙组合结构。
主塔楼首层为9m净高接待大堂,7〜53层为高档写字楼,56〜68层为超五星级酒店客房,69〜73层为综合娱乐会所和观景区,配备酒吧、餐饮、健身等设施。在300m高空设小型泳池及水疗中心。主楼5、28、29、54、55、74层为机电设备层。为满足消防疏散,于14、28、39、54、73层设置避难层,配备4台高速消防电梯。从主楼一层乘坐目前国内最快的10m/s电梯,40s即可到达楼顶。楼顶建造有直升机停降平台以满足超高层消防需求。
工程总投资28亿元,于2005年12月10日开工建设,2010年3月22日竣工。

二、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
工程设计新颖、结构复杂、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结构设计配合建筑和机电不同的功能创造性地采用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首次在国内工程中大规模应用组合钢板剪力墙(CSPW),推动了国家相应技术规程的发展。
工程设计认真贯彻执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以及环境保护的理念。大量选用了节能、节水、降噪等方面的新技术。施工中积极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并在新技术的应用中有所突破创新,总结形成了具有代表意义的13项关键创新技术,其中超高层组合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解决了包括在施工流程、高程补偿计算与预调措施、垂直度控制、组合构件的施工工艺以及高强混凝土超高泵送关键技术,对混合结构施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超大异型折叠式无机布防火卷帘施工技术的研究,在大跨度空间形成了可靠的防火卷帘系统,提高了防火卷帘运行的可靠性,为我国该类卷帘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该工程在结构设计,机电系统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有多项创新,获得了多项奖项。工程通过全国第六批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整体水平到达国际先进水平。

三、获奖情况
1.“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获2010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
2. 2007年度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奖;
3. 2008年度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
4. 2011年度北京市建筑(竣工)长城杯金奖。

四、获奖单位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兴电国际工程管理公司
北京金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 邮编:100835

Email:Master@cces.net.cn

京ICP备05023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