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2015-2017年度)项目总结报告

【打印本页】

来源:xsb 发布日期:2018-05-08

 

中国科协于20159月启动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以下称我会)积极参与申报,认真落实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相关文件要求,成功选拔土木行业中5名青年人才,根据托举人才实际需求,利用学会智力资源和学术平台、国际交流平台等,三年来全力助力人才成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立项单位情况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是我国土木工程领域跨部门(建设、铁道、交通、水利)、跨行业的综合性科技社团,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现挂靠在住建部。学会成立于1912年,前身是由我国近代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先生创建的中华工程师会。著名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茅以升、李国豪教授历任学会理事长。学会拥有一大批从事土木工程建设行业的著名专家、教授、研究人员和科技人员,始终致力于发展我国土木工程事业和提高我国土木工程科技水平。

我会一贯重视人才举荐与科技奖励工作,借助跨部门、跨行业和专家荟萃的优势,积极组织开展人才举荐与表彰奖励活动,通过开展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库建设、院士推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推荐、国家科技奖项推评、评选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优秀论文奖等工作,发现、举荐和培养优秀人才,激发广大土木工程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着力推动土木工程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

学会下属19个专业分会、6个工作委员会、700多个单位会员和4万多个人会员。学会的专业分会包括: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计算机应用分会、防护工程分会、港口工程分会、市政工程分会、水工业分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燃气分会、建筑市场与招投标研究分会、住宅工程指导工作委员会、总工程师工作委员会、工程质量分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工作委员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工程防火技术分会。同时在三十一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均设有地方学会组织。

举荐科技人才一贯是学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学会作为连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肩负着推荐、举荐和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责任,且历来重视土木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举荐,开展土木工程领域优秀人才举荐与评优工作已被列为学会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学会配合中国科协、住建部、科技部等部委开展了多项人才推荐工作,如:学会认真开展两院院士推荐、举荐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候选人,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等。这些工作为学会做好青年人才选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学会已逐渐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工作模式。

(二)被托举人情况

王睿:1987.8.18出生,中共党员,清华大学水利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岩土工程专业。

20147月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并荣获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和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博士论文可液化地基中单桩基础震动规律和计算方法研究受斯普林格出版社邀请将作为Springer Theses系列丛书中的一部出版。近年多次发表SCIEI收录论文,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口头报告,受邀担任2015年亚洲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分会场主席。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多项国内外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大型地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研究)、欧盟原始创新计划项目(Critical State Soil Mechanics Revisited: Fabric Effects)、美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ritical State of Sands Revisited: Fabric Effects),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

汪维:1983.6.13出生,中共党员,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助理研究员,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

自博士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建筑物结构构件爆炸破坏和工程防护领域的相关研究,对结构爆炸破坏问题的国内外现状有深入而广泛的了解。所在单位拥有国内知名的常规武器毁伤效应试验研究中心,所在课题组对常规武器工程破坏效应与建筑物结构抗爆性能方面进行了多年的试验和工程防护工作。

作为项目组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近爆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板毁伤破坏机理及P-I曲线评估方法研究》和防护工程重点项目《爆炸波对典型工程结构构件的毁伤效应研究》的研究工作。

张鹏:1984.3.31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研究员,建筑节能专业。

2009年进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围绕建筑节能减排技术开展研究工作。入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前,曾先后担任1项“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负责人,2项“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协调人,参与负责包括农村住宅节能技术、建筑碳排放计量核算、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绿色建筑评价等方面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研究工作7项,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经验。作为主要编写者,曾先后出版专著1部,工程建设协会标准2部。参与的针对农村地区住宅节能标准研究曾获得2013年度华夏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的居住建筑太阳能供暖系统平衡技术研究曾获得2012年度华夏科技进步三等奖。

张戎令:1984.7.13出生,中共党员,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道桥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办公室主任。材料与结构耐久性研究方向。

入选“青年托举工程”前,参与了西北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速铁路项目、钢管混凝土室内试验研究(9个徐变仪,共进行了27根钢管混凝土徐变试验)、《跨乌鲁木齐河1-128m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索力力学性能研究》、《格丑沟1-136m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主桥力学性能研究》和《中川铁路茅茨岘立交特大桥1-128m系杆拱桥关键技术研究》,曾入选甘肃省陇原青年人才,作为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工程建设科研服务项目1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项、编写高校教材1部、参编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获批授权专利6项、发表学术论文51篇。

魏才1984.8.17出生,中共党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环境工程专业。

魏才博士是在世界百强高校中深造回国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博士所在高校学科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领先地位。魏才博士提出的利用无机盐包覆纳米铁而形成的核壳结构,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创性,很大程度促进了纳米铁的抗腐蚀能力和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能力,对纳米铁技术发展具有重要贡献。该技术有较强的工程应用前景,可针对我国目前较严重的地下水土壤污染问题提供经济有效的技术支持。同时,她早期参与的多级土壤渗滤系统研究,已在国内有多个成功工程应用案例,发表论文被引用五十多次,促进了多级土壤渗滤系统的深入研究及工程应用。

(三)项目实施情况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由中国科协立项,择优支持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或学会联合体具体实施。该项目采用以奖代补、稳定支持的方式,大力扶持有较大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32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帮助他们在创造力黄金时期做出突出业绩,成长为国家主要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该项目对每一位扶持培养的青年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三年,每人每年支持资金15万元。

我会认真落实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项目实施细则、“青年托举人才”举荐遴选程序,经组织申报及答辩,获得实施资格。经过申报、评审、公示和确认等程序,学会确定择优推荐支持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王睿、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张鹏、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张戎令、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汪维、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魏才5名具有潜力的青年土木工程科技人才上报中国科协。2016年中国科协发布《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公布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5-2017)年度入选名单的通知》(科协办函学字[2016]36号),公布了177名入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人员名单,我会推荐的5名青年人才成功入选。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全面启动后。我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认真组织实施工作,组织开展了相关活动,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责任导师和依托单位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科研条件;青年人才们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目标,潜心研究、深入探索;我会根据“被托举人才”实际需求,利用学会智力资源和学术平台、国际交流平台,建立长效沟通、服务机制,全力助力人才成长。支持的5名被托举人在各自研究领域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长为品德优秀、专业能力出类拔萃、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成为国家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

二、项目完成情况

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旨在创新科协系统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挖潜方式、评价体系、培育模式,与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杰出科学家奖一起,形成中国科协系统选拔、培育、评价、奖励卓越科技人才的创新体系。

我会认真研究落实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从平台搭建、机制创新、托举服务等几个方面对项目进行实施:

(一)拟定工作目标与计划,研究提出具体的申报条件,研究制定推荐选拔工作流程,制定具体的评审操作办法,在全学会(所属各专业分会、会员单位以及学会理事)、地方学会、重点高校、科研单位等进行广泛宣传与组织动员;

(二)依托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推选评审专家和托举专家团队,组织专家对候选人进行评选,评选结果公示无异议后组织实施;

(三)3年期的跟踪、支持、指导532岁左右的青年科技人才潜心研究、深入探索,根据人才的培养与发展需求,为他们积极提供学会的平台和学会资源等信息,通过采取支持他们开展自主科研课题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促进产学研合作,支持他们参与高水平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推荐到有影响的土木工程国际民间学术组织任职等举措进行托举培养。

我会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和既定目标对项目进行实施,3年持续的经费支持,首先从经费的角度解决了年轻人成长期遇到的一个重要瓶颈,这一时期,正是青年人最为需要经济帮助的阶段;学会利用自身学术平台,多次组织被托举人参加重大学术会议、国际交流活动,为被托举人创造了与业界专家、大师、院士充分接触学习的机会。在我会与5名被托举人的共同努力下,在他们创造力黄金时期做出了突出业绩,在各自领域均有跨越式的成长,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成长为品德优秀、专业能力出类拔萃、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成为国家主要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

三、项目主要绩效

(一)托举平台建设、托举机制创新及成果

1、托举平台建设

按照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相关文件要求,学会领导高度重视,在总结学会以往人才举荐、培养等相关工作经验基础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研究确定学会托举平台建设如下:

1)领导小组:由学会理事长、驻会副理事长、学会秘书长、学术工作委员会有关专家组成。

2)专家评审小组:

①初选工程由各专业分会、地方学会、会员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组成;

②学会评审专家组:依托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的专业技术与专家库资源,组成评审专家组;学会管理人员不参与学术评审工作。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由学会的部分常务理事、学会各专业分会的负责人、行业知名院士、专家组成。

3)项目具体实施工作小组:

由学会秘书长、主管副秘书长、学术部、综合部、财务部、奖励办、国际部等相关工作人员组成项目实施工作小组。

2、创新工作机制

1)推选工作

①成立组织机构。

领导机构:由学会理事长、驻会副理事长、学会秘书长、学术工作委员会有关专家组成;

专家评审机构:依托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的专业技术与专家库资源,组成评审专家组;学会管理人员不参与学术评审工作。

②发布信息。利用文件、学会网站、邮件、微信等多种形式发布信息。相关信息面向社会公开,尤其要保证在本学科(专业)、行业领域的覆盖面。

③接收材料并进行形式审核。推选工作小组负责接收各专业分会、会员单位、省级土建学会报送的推选材料,对材料进行形式审核,并做好汇总登记。汇总呈报领导小组、推选学会专家组。

④组织评审。由学会专家组进行评审,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被推选人。按照得票多少排序,取前5名向中国科协推选。

⑤进行公示。评审入围的5名青年人才的材料在学会(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内,所收到的反馈属于意见、建议类的,由工作小组酌情处理;属于投诉类的,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⑥报送结果。推选结果报送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⑦学会的工作方案、推选专家委员会名单、相关评审会议可采用通讯方式召开。推选及公示结果须向学会常务理事会报告。

2)组织实施

建立项目实施工作小组:由学会秘书长、主管副秘书长、学术部、综合部、财务部、奖励办、国际部等相关工作人员组成项目实施工作小组。日常管理联络工作由学术部安排专人负责。

建立长期跟踪机制,跟踪、支持、指导5名入选青年科技人才潜心研究、深入探索,根据人才的培养与发展需求,为他们积极提供学会的平台和学会资源等信息。

认真听取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学会平台和学会资源等信息,通过采取支持他们开展自主科研课题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促进产学研合作,支持他们参与高水平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推荐到有影响的土木工程国际民间学术组织任职等举措,帮助他们全方面成长。

3)快速反应机制

建立微信群,由我会学术部派专人与5名青年科技人才实时直接联系,快速、准确了解被托举人遇到的问题及需求,及时快速给于解决或提供帮助。

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对青年人才的选拔、评选、跟踪培养、财务监管等,提升工作效率,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占用被托举人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在科学研究上。

(二)青年人才选拔、培养、评价等创新实践及成效

我会组织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中,重点托举支持5名青年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对每一位扶持培养的青年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三年,逐步建立土木工程领域的具有学会特色的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价标准。三年总体工作如下:

1、由于土木工程的专业领域涉及面很广,我会在项目实施中重点围绕国家科技发展前沿和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开展在桥梁、隧道、岩土、建筑、交通、防灾等专业领域的青年人才托举。

2、认真做好项目组织筹备。学会领导高度重视,由学会秘书长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主要参与人员包括:主管副秘书长、学术部、综合部、财务部等部门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

3、研究落实学会“青年人才推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拟定工作目标与计划,提出具体的申报条件,研究制定推荐选拔工作流程,制定具体的评审操作办法。

4、在全学会广泛宣传与组织动员。通过学会网站、邮件、微信工作群等多种方式广泛发布信息,做好宣传动员。通过学会分支机构、地方学会和团体会员单位等多渠道组织推荐,并广泛动员学会全体理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会“小同行”和高水平学术大师聚集的专业优势,强化对青年人才苗子的发现举荐作用。

5、组织开展选拔评审。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申报材料初审的基础上,采取专家评审等形式,由专家评议产生5名“托举人才”。依托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推选评审专家团队,组织专家对候选人进行评选,评选结果公示无异议后组织实施,并报中国科协备案。

6、项目实施期,建立长期跟踪机制,认真听取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发展需求,充分利用学会平台和学会资源等信息,邀请他们参加学会的学术年会、詹天佑奖技术交流会、土木工程海外华人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与联谊会、以及各相关专业的重点学术活动通过采取支持他们开展自主科研课题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促进产学研合作,支持他们参与高水平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推荐到有影响的土木工程国际民间学术组织任职等举措,为他们脱颖而出开辟“绿色通道”,为他们潜心研究提供有利保障。

7、该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了学会的专家技术资源优势,增强了学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了学会相关能力建设。

(三)被托举人的成长情况

经过三年的支持培养,5名被托举人在各自研究领域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王睿:在青托工程的支持下设计和开展砂土液化大变形的相关试验和高性能数值仿真研究,开展了大量物理试验,并参与开发了百亿自由度岩土工程高性能有限元数值仿真平台。在被托举期间,负责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科学基金特别资助1项,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并负责了3项横向科技项目,参与了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与安全建造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

参加了三次国际会议,在国内外相关领域主要学术会议进行报告10余次;在美国UC Davis大学短期访问交流了1个月,开展了高性能数值仿真方面的合作开发;发表英文著作1部、SCI论文15篇、EI论文18篇,其他期刊和会议论文9篇,参编国家标准《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担任高性能结构数值计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工程分会副秘书长等职务,担任2015岩土工程亚洲会议分会场主席。

王睿同志在“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的支持下,在科研工作方面成长迅速,在宏细观结合的岩土工程抗震高性能数值仿真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由一名博士后,目前已经成长为了一名正式的助理研究员。

汪维:被托举期间,负责完成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一项,国防项目5项,其中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通过后勤保障部项目鉴定,鉴定结果为国内领先2项。

以第一作者在核心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共计30篇。其中SCI收录9篇,累积它引次数达到100次,单篇最高它引次数31次,两篇论文进入ESI工程学科前10%层次,EI论文17篇。论文《Analysis of a bridge collapsed by an accidental blast loads》荣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优秀论文一等奖。

参加了主要学术活动有:2015全国毁伤评估技术学术研讨会、新型弹头与战斗部技术发展论坛、第十二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工程安全与防护会议、第四届强动载作用下工程材料与结构的损伤破坏国际学术研讨会、强冲击波结构毁伤及数值模拟研讨会,并在部分会议中作了学术报告。

此次青托项目,汪维同志提高了自身学术影响力,通过自主科研选题、设计,参与高水平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作出了较大的工作业绩。

张鹏:被托举期间,担任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负责人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负责人3项,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企业研发课题负责人1项。

负责了多项绿色建筑项目的性能评估工作。有代表性的项目包括:北京亦城财富中心” “北京丰台桥南王庄子居住项目” “江苏镇江港南路公租房项目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企业级科技进步奖1项,作为第一作者和主要作者,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1篇,参编国家标准《建筑物气密性测定方法风扇压力法》编制。

三年的时间里,在青托项目的帮助下,张鹏同志的科研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在绿色建筑、被动房屋、可再生能源领域,有了自己的独特的贡献,并获得了一些重要奖项,成为了单位的一名重要的青年科研业务骨干。

张戎令:被托举期间,作为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工程建设科研服务项目18项、成果鉴定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项、编写专著1部、译著1部、参编铁路桥梁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本、获批授权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64篇。多次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并做报告。参与西北地区多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攻关:如兰新高铁、库格铁路、白明高速公路、敦当高速公路、青藏高速公路等工程的重难点项目的科技攻关,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并由中级工程师晋升为副研究员。

张戎令同志在三年青托项目的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成为了同年龄阶段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佼佼者。

魏才被托举期间,入选清华大学博士后支持计划(海外),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缓释型保护层包覆的单分散纳米零价铁的研发及在地下水和土壤原位修复应用”,以及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纳米零价铁还原硝氮技术研发及降低氨氮选择性机理探讨”,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重大水专项“地下水源饮用水卤代烃及硬度控制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铁基材料与固相碳源协同强化脱氮的新技术研究”。在硕博期间主要承担“十五”国家863 项目滇池入流河道水质净化强化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以及香港大学战略发展基金(SRD)创新水处理技术研发项目。

发表中文核心及SCI英文论文5篇,发表会议论文4篇,已提交发明专利3项;共计已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篇,第一作者论文被引频次共计96次。其中关于多级土壤渗滤系统(MSL)中文核心论文被多次引用,为该领域引用频次排名前列,该综述为国内较早概述多级土壤渗滤系统的论文,目前MSL技术已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工程应用;缓释型纳米零价铁表面包覆技术为自主研发技术,并已提交了专利,为可适用于工程应用的经济有效的原位修复技术;针对基于零价铁的异位修复技术,自主研发多级串联零价铁反应器,已提交专利,该技术可适用于地下水中的卤代烃治理,期望通过多级串联的方式,彻底去除氯代烃中的氯代集团,降低卤代烃的毒性。在托举期间多次参加国际及国内会议,并积极参与学会以及科协组织的论坛以及学术交流活动;指导学生科研工作包括两名本科生以及一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以及两项本科生创新科研项目。

担任的社会职务包括IWA国际水协协会会员以及清华大学清源协会副会长等职务,并多次参与饮用水受污染农村地区的调研以及慢滤池搭建公益活动,帮助当地村民改善饮用水水质。

魏才同志通过三年的不断努力,在青托项目的支持下,不断提升了自身项目管理能力,完善科研成果总结的方法以及对个人科研方向不断深入探索的能力。努力基于现有已搭建的研究基础,进一步加深加宽个人的科研领域,搭建起个人的研究体系,并进一步在一个稳定的科研平台上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了一名科技水平拔尖的青年人才。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全面启动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认真组织开展了相关活动,强化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责任导师和依托单位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科研条件;青年人才们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目标,潜心研究、深入探索;根据“被托举人才”实际需求,利用学会智力资源和学术平台、国际交流平台,建立长效沟通、服务机制,全力助力人才成长。支持的5名被托举人在各自研究领域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长为品德优秀、专业能力出类拔萃、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成为国家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

(四)主要经验做法、工作亮点

在人才选拔、推荐方面,学会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已逐渐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工作模式:一是在候选人的来源上,有来自学会的各个专业分会的推荐,有来自地方学会的推荐,有来自学会数量庞大的会员单位的推荐,基本涵盖了土木工程领域的各行各业,能够使土木工程领域中的优秀科技人才都有机会参加到这项评选中;二是在候选人的筛选评审工作上,学会拥有自己专业、权威的土木工程领域的专家库,评审工作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能够保证学会最终评选的水平与质量;三是在以往开展的各项推评工作中,学会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包括中国科协、有关部委、有关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广泛关注与支持,促进了学会人才推评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社会反响

中国科协从2015年开始,组织实施了“青年托举工程”项目,我会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得到了行业的关注和认可,土木行业内的众多专家学者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我会理事长、住建部原副部长郭允冲对青托项目极为重视,并高度评价说:“这项活动搞的很好,很有创意,符合青年科技工作的创新活动,主要反映在4个方面:首先,青年是祖国和世界的未来,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青托工程对青年人才的科技创新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二,托举工程专门针对32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这非常好,以往的人才推荐,大多数被40岁、50岁中青年干部科技人才所取得,而这一次活动为刚起步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第三,中国科协是我们国家科学技术创新的最高社会团体,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大家都积极愿意参加。第四,青托工程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资金上、财力上保证。”

著名武器破坏效应与毁伤评估研究专家、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刘瑞朝研究员对青托项目评价到:“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一项雪中送炭的工程,是对青年科技人才的一种认可,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舞台,激发出年轻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在青托资助下,青年人才迅速成长为科研骨干,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被托举人所在单位同样对“青托工程”给出高度的肯定,认为“青托工程”对于推动青年人才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该项工程让被托举人得到迅速成长,在相关学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必将激励其他年轻科技工作者努力奋斗,向青托人才学习。入选的被托举人,在青托项目的支持下均得到了迅速成长,在多个重要项目担任学术骨干和项目负责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该项目有效的帮助青年科技人才在创造力黄金时期做出突出业绩,促进培养对象成长为品德优秀、专业能力出类拔萃、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成为国家主要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对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推进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5位被托举人是我会“青托工程”直接受益者,亲身体会到该项目对人才培养的价值所在,被托举人代表汪维对此说到:“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为我们提供了连续三年的科研经费资助,对于刚踏上科研道路的我们来说,此项资助是一场及时雨;其次,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为我们提供了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的机会,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选课题项目,个人得到了快速成长;此外,入选此次青托工程提高了我们投身科学研究的信心和动力,让我有信心朝着高水平科研人员迈进”。

四、项目和资金管理

(一)项目管理情况

我会认真研究制定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拟定工作目标与计划;在全学会广泛宣传与组织动员;制定具体的评审操作办法;学术工作委员会推选评审专家和托举专家团队;邀请评审专家对候选人进行评选;评选结果公示无异议后组织实施;跟踪、支持、指导5被托举人潜心研究、深入探索,帮助他们在创造力黄金时期做出突出业绩,努力成长为品德优秀、专业能力出类拔萃、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成为国家主要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

(二)资金管理情况

严格按照中国科协项目经费使用规定和学会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为方便推举人使用,已按年度将中国科协3年支持的所有经费直接下拨至托举人单位,同时要求各单位按照单位财务制度和科研项目经费专项使用和管理,经费管理及使用情况良好。

(三)资金使用情况

3年来,我会和5位青托人才所在单位,按照科协项目管理和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对科研项目经费做到了专款专用,经费使用效果良好。5名被托举人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王睿:

青托项目拨款经费45万元。在资金支出方面,严格按

照相关科研经费支出的管理办法,用于本人及所在团队成员在科研、办公、培训、会议、差旅、劳务等方面的相关支出。截止20183月,经费已支出32.55万元。其中税费2.14万元、管理费4.29万元、差旅费7.89万元、出版费0.91万元、材料费3.70万元、测试加工费1.86万元、设备费0.77万元、劳务费9.54万元、专家咨询费1.44万元。剩余经费将用于2018年度开展科研工作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汪维:

青托项目拨款经费45万元。在资金支出方面,严格按照相关科研经费支出的管理办法,利用该项目开展了相应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主要经费使用情况如下:课题实验所需相关劳务费用8.59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0.81万、差旅费4.64612万、发表学术论文版面费0.765万、图书费0.14715万、邮费0.044万、专利费0.8795万,试验材料及试验传感器费14.19448万、查新费0.2,累计使用经费30.27625万元。剩余经费将用于2018年度开展科研工作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张鹏:

青托项目拨款经费45万元,扣除税费后,实际入账42.45万元。在资金支出方面,严格按照相关科研经费支出的管理办法,用于本人及所在团队成员在科研、办公、培训、会议、差旅、劳务等方面的相关支出。截止20182月,经费已支出33.72万元,占实际到账经费比例的79.43%。其中办公经费6.43万元、差旅费5.53万元,会议费0.43万元、技术咨询费2.12万元、劳务费1.38万元、培训教育费1.97万元、邮电费0.43万元、图文制作费15.40万元。剩余经费将用于2018年度开展科研工作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张戎令:

青托项目拨款经费45万元。在资金支出方面,严格按照相关科研经费支出的管理办法,用于本人及所在团队成员在科研、办公、培训、会议、差旅、劳务等方面的相关支出。截止20184月,经费已支出42.88万元,占实际经费比例的95.29%。其中办公经费2万元、项目管理费4.09万元,论文版面费5.037万元、实验材料费7.9545万元、参加学术会议费4.701万元、劳务费9.6万元、专著费5万元、实验仪器费4.5万元。剩余经费将用于2018年度开展科研工作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魏才

青托项目拨款经费45万元。在资金支出方面,严格按照相关科研经费支出的管理办法,用于本人及所在团队成员在科研、办公、培训、会议、差旅、劳务等方面的相关支出。截止20184月,经费已支出32.35万元,占实际经费比例的71.89%。其中专用设备费3.96万元、专用材料费4.59万元,测试加工费6.72万元、差旅费1.94万元、参加学术会议费2.06万元、出版文献及知识产权费2.42万元、劳务费4.62万元、管理费6.04万元。剩余经费将用于2018年度开展科研工作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在我会得到了非常高的重视,目的在于为青年人才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但不可否认的是第一次实施这种项目经验不足,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首先,在人员选拔方面,目前我们的选拔方式是由各个会员单位、专业分会、地方分会进行推荐。如果能够与我会已经存在的优秀毕业生项目联系起来,互为补充,可以进一步扩展人才选拔的范围。

其次,在青年人才的培养上,目前我们的培养模式主要为青年人才推荐各种国际国内学术活动的相关信息,方法比较简单,手段比较单一。今后应更加体现学会平台的优势,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多跨单位、跨专业的学习科研机会。

最后,在资金管理方面,我们的初衷是给托举人尽量大的空间,所以将所有经费直接下拨至托举人单位,但在后续跟踪中发现,在托举人单位经费的使用也不太方便,而且还有可能被收取不少的管理费。另一方面,对于被托举人而言,拥有可完全自主支配的经费固然很好,可项目的引导性可能就会降低,如果能突出一部分经费的引导作用,比如安排被托举人参加一些学会认为非常有意义的培训、交流活动,可能效果也会更好。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1.认真、严格按照科协要求,做好第一届青托项目的后续工作。继续充分发挥学会“小同行”和高水平学术大师聚集的专业优势,跟踪、支持、指导5被托举青年科技人才潜心研究、深入探索,为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提供支持。

2.做好第一届青托项目总结、宣传工作。围绕小同行遴选,大平台培养的学术共同体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特色和亮点,把搭建托举平台、创新托举机制、坚持精准服务、突出多样化培养的好经验、好做法认真总结出来,并做好宣传工作。

 

版权所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 邮编:100835

Email:Master@cces.net.cn

京ICP备15056524号-1